有了他们的努力,“答嘴鼓”这项非遗将会继续发扬光大!

点击数:3159 更新时间:2017-04-08 13:59:14 来源: 厦门生活、逛路岛_逛鹭岛-返回
想获得更多厦门生活知识及商品优惠信息请点击这里客服咨询:
人文集美

集美原是福建省东南沿海的一个小渔村,由天马山发脉蜿蜒而下,分布七个小山丘,直至陆地的末尾,因此有称“尽尾”的。它又在浔江的末端,故清时又称“浔尾”集美与高崎对峙隔海的这条港称为“浔尾港”。人们把此地冠以雅称,叫“七星坠地”。

在此地,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但大多已被我们渐渐遗忘。闽南童玩、答嘴鼓、嘉庚瓦制作工艺、马銮应有信俗等等都已成功申请了集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都是隶属于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需要更多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而不是被遗忘......

所以「集美旅游」特别策划了这个栏目,请您一起和小SHUI去探寻,去追溯,深入认识这个不该被遗忘的「人文集美」。(每周六推出~)

人文集美丨<a style=有了他们的努力,“答嘴鼓”这项非遗将会继续发扬光大!" title="人文集美丨有了他们的努力,“答嘴鼓”这项非遗将会继续发扬光大!"/>

今天要介绍的是集美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答嘴鼓。说起答嘴鼓,闽南地区的人多多少少都有听过,它是一种喜剧性的传统说唱艺术,有些类似于相声,二人对口争辩的形式,但不同的是它需用闽南语表演,它的对白讲究严格的押韵。

语言节奏很强,并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诙谐风趣的闽南方言词语和俚俗语,注重情节的展示与人物的刻画,讲究使用“包袱儿”与“韦登笑科”(爆笑料)的艺术手段,以获取喜剧性的艺术效果。

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答嘴鼓的起源

答嘴鼓的起源并没有文字记载,但在古老的梨园戏以及提线木偶戏、高甲戏中都运用答嘴鼓的形式插科打诨。旧时和尚、道士做法事,也穿插使用这种形式。在闽南地区,古来民间卖艺的、卖药的在招揽生意时,乞丐在行乞时,说的话都讲究押韵,即兴发挥,如同顺口溜一样。

人文集美丨有了他们的努力,“答嘴鼓”这项非遗将会继续发扬光大!

据悉,直到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大军进驻台湾,将士多为闽南人,“念四句”也传至台湾,当地称为“四句联仔”,后来逐渐发展为“触嘴古”,与闽南的“答嘴鼓”形式相同。

集美答嘴鼓在校园里开始生根发芽

说学逗唱,是相声的基本功,而对于学闽南答嘴鼓而言,除了说学逗唱外,还要精通闽南语、闽南俗语、闽南语的押韵等。没个10年功夫,还真不敢说熟悉这门艺术。

人文集美丨有了他们的努力,“答嘴鼓”这项非遗将会继续发扬光大!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艺术也面临着继承和发展的困境,答嘴鼓也是如此。为了让答嘴鼓后继有人,在集美有两师兄,他们因爱好而学习,也因责任而传承。他们就是集美上塘中学的老师郭韶勇和郑多维。

拜师学艺为传承答嘴鼓技艺

“鲍鱼、海参、鳗和鳖,牛肉、大骨跟牛奶,烧烤跟卤味……”这些朗朗上口的答嘴鼓小段子对于郭韶勇和郑多维来说那是信手拈来。

人文集美丨有了他们的努力,“答嘴鼓”这项非遗将会继续发扬光大!

然而10年前,他们也只是有听过答嘴鼓,更别说上台表演了。郭韶勇说,自己曾是上塘中学的学生,那时他的老师是陈清平,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答嘴鼓代表性传承人,老师退休后,一心想要找答嘴鼓的接班人。2006年时,机缘巧合下,他和郑多维被陈老师相中,从此开始学习答嘴鼓。

人文集美丨有了他们的努力,“答嘴鼓”这项非遗将会继续发扬光大!

郭韶勇是语文老师,而郑多维是学习音乐,擅长笛子、吉他等各类乐器,两人又很热爱文艺,也有着表演的经历。
“ 如果再没有人学,在不把这项传统文化传承下去,那么这项艺术有可能会失传。
”郑多维说,他是80后,可就算是土生土长的灌口人,有些闽南俗语,他也不是很懂,答嘴鼓对很多年轻人更是不懂。

郭韶勇和郑多维从2006年开始学习,他们不仅跟着陈清平老师学习,还常常跑去漳州学艺,只要有空就会找出答嘴鼓的视频研究。

人文集美丨有了他们的努力,“答嘴鼓”这项非遗将会继续发扬光大!

“ 答嘴鼓在表演的时候,看上去是在搞笑,其实它往往是让观众在笑中流泪。
”郭韶勇说,答嘴鼓不是只表演旧事,它的剧本反映的都是这个时代的事,玩手机、生二胎、信息大排查……通过生活的事,传达一种生活理念。

除了学习答嘴鼓的技艺外,他们也不断创新,郑多维把自己音乐的优势加入到答嘴鼓的表演中来,他们亲自编写新剧本,将流行歌曲、rap等元素融入答嘴鼓中,加入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创新传承。

在学校开展答嘴鼓课堂

郭韶勇和郑多维学习答嘴鼓已经整整10年,郭韶勇还是集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代表性传承人,不仅自己学,他们还把传统的答嘴鼓带进了校园,培养了一批小继承人。

人文集美丨有了他们的努力,“答嘴鼓”这项非遗将会继续发扬光大!

在“曲艺进校园”活动中,灌口上塘中学,在郭韶勇和郑多维的组织下,让答嘴鼓每周都在学生间展开一次活动。

人文集美丨有了他们的努力,“答嘴鼓”这项非遗将会继续发扬光大!

“我们以社团活动的形式,让有兴趣的同学来学习,每周都有一次大课。”郭韶勇说,他希望能够把传统闽南曲艺答嘴鼓带给自己的学生,让答嘴鼓真的能在下一代身上传承下去。

人文集美丨有了他们的努力,“答嘴鼓”这项非遗将会继续发扬光大!

目前,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这群答嘴鼓兴趣小组的孩子们已经小有成就,参加了许多比赛,在厦门市第一、二届学校闽南文化艺术展演上都获得了骄人成绩。

人文集美丨有了他们的努力,“答嘴鼓”这项非遗将会继续发扬光大!

“学生们比较新潮,对传统的闽南文化了解比较少。”郭韶勇在吸引学生兴趣方面下了一番苦功,上课要有让他们觉得好玩,还要真的能传达到精髓,每周他们都会精心准备,而学生们学的也很有趣。 

本资讯信息是来自 逛鹭岛 小编 通过网络收集而来的关于厦门最新最热门的本地资讯。
您若也有需要分享的可以直接在我们网站上分享你的内容,让大家都知道。
版权声明,本活动信息隶属网络收集而来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清除信息。

获得更多厦门生活知识及商品优惠信息请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微信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

 
想获得更多厦门生活知识及商品优惠信息请点击这里....
【责任编辑:csw8923

大家推荐

(我也要来推荐)

留言评价

共有0条评论
重要提示:
你设置的联系邮箱是*: (当有人给你留言回复之时,联系邮箱可以及时通知你)
我们建议你填写正确的邮箱地址,如果你之前填写邮箱地址是错误的可以通过 【修改资料】 来重新设置
商业推广版块信息发布免费开放
加入圈子

【点击这里 - 扫描二维码加入主题圈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