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境内庙宇六千间,开元古寺最传奇

点击数:2689 更新时间:2017-11-30 15:47:51 来源: 厦门生活、逛路岛_逛鹭岛-返回
想获得更多厦门生活知识及商品优惠信息请点击这里客服咨询: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LOOK泉州:境内庙宇六千间,开元古寺最传奇

摄影:庄舍



二十年代,德国人艾克和瑞士人戴密微来泉州,将东西塔的石雕拍摄成书,合著《刺桐双塔》一书,把这雕刻群誉为“神奇的雕刻艺术”,认为东西两塔是世界最大的石塔。








泉州,是一个座“神明密度极高”的名城。据《闽南与台湾神明庙宇源流》一书记述,在泉州1.1万平方公里的地界里,仅民间信仰的神明庙宇就达6000多间,主祀神明不少于500种,数量之巨、种类之丰以及民间信仰与民俗关联之密,纯属国内罕见。



“此地古称佛国”,“头上三尺有神明”,这二句话最能讲明泉州人最真实的现实生活,也证实了西街人一年之中的节庆活动,多数与敬祀神祇习俗有关



泉州人不管出门趁食或过番谋生,一定要选个上上大吉的日子才出门。出门之时往神庙抽签卜告,或卜取一张神符,或一个“香火”,配挂在自己身上,藏于贴身袋里,求神灵保佑。“香火”即香灰,即佛前焚香烧金的余烬。



对于一条有信仰的街,神灵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所以有信仰的人会在末有人看到的所在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



话题又回到泉州开元寺。紫云始祖黄守恭生有五子。李氏生四子,曰经、纪、纲、纶,司马氏生一子,曰纬。长子黄经居县北吕洋(现今南安市),次子黄纪居县东黄田(先为惠安县现属台商投资区),三子黄纲居县西葛磐(今安溪县),四子黄纶居县南金柄(原同安县今翔安区),五子黄纬居漳浦绥安(今漳州市诏安县)。守恭公舍桑园田宅建寺后,将五子分遣五方。当年匡护大师偈曰:



“佛家香火年年在,

黄氏子孙代代兴。”



伊又交付纲公(安溪房)锦囊曰:



“兴起紫云新雨露,

徘徊参岭旧山川。”



故其“五安”子孙奉黄守恭为姓祖——即紫云派一世。至今海内外“五安”——经、纪、纲、纶、纬,族人生息繁衍数万人,蔚为当地望族。



如今黄氏族姓中也广泛流传着一首“认宗诗(也称祖训诗),凡黄姓族人无论身处何方,只要能诵出这一首诗,便会被视为同宗兄弟,得到族人的关照。这首诗全文是:



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唯愿苍天垂保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唐太极元年(712),黄守恭公仙逝,享年84岁。由匡护大师择地葬于泉州市郊西门外白塔之原(今丰泽区招峰村),墓地四界丛生蔷薇花(金英花),俗称“刺仔墓”。



1300多年来,泉州紫云五安黄氏受祖泽之余荫,科甲蝉联,冠盖相望,为东南之望族。



据许在全先和林中和先合编《泉州姓氏堂号》一书记载:历代高中文武进士253名。明清文武举人409名。其中文状元有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的黄仁颖,武状元为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黄褒然和清光绪六年(1880年)同科文武状元黄思永、黄培松等。



曾有人以为,中国人的家族制度在某种精神意义上相当于宗教。的确是这样,一个家族如宗教的形成和发展就像一颗蓬勃生长的树,先是发芽,然后便是分杈,再分杈。树枝与树枝之间,叶子与叶子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于老百姓来讲,宗教是需要实体化的宇宙、佛像、僧人、经书、法式和仪轨等等。



现开元寺内殿多为明代落架重建的建筑风格,历朝历代屡坏屡修。廊回角翘,拜亭埕院,大且郎然。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紫云屏、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等。藏经阁始建于公元1285年,几经兴衰。里有宋、元、明珍藏版善本和日本国赠送的大藏经3万7000多卷。殿堂僧寮,飞檐姿健,敦实气壮,重檐斗拱,雕梁画栋。疏密相宜,错落有致,通看分看,都有其布局。诸殿中供奉各种菩萨塑像数百余尊,实可谓黄墙绿树,楼阁参差,余钟磬音,庄严幽深。



LOOK泉州:境内庙宇六千间,开元古寺最传奇



大殿木行梁上的斗拱有独一无二的24尊体态丰腴、纹饰华丽、色彩斑斓、双翼舒展的人首鸟身,是迦陵频伽融印度传入的佛教“嫔伽圣禽”的艺术和中国古代“飞人”艺术于一体,各手持供品,如青素瓜果、文房四宝、五音乐器,展翅欲舞,也是国内寺庙古建筑上稀有的建筑遗存。24尊象征24时,12尊向内,12尊向外,向内奉送瓜果,向外奉送文书,时时供奉。梵文“迦陵频伽”(即妙音鸟)。其音和雅,鸣转自如。当佛教在即印度初流行时,就有妙音鸟。天星观二号墓出土之时就有妙音鸟,两双手掌是合在一起的。双手合十,是佛教以示敬意的特别仪式。佛经讲:此鸟发音维妙,仙音优雅,连歌神紧那罗都不及她。



坐落正中的大殿,红门敞开,方砖垫地。



大殿还有一处与众不同,即大殿供养佛光普照的“五方佛”,也称“五智如来”。中间的一尊是释迦摩尼,据传是唐玄宗的御赐佛像。余者依次为南方欢喜世界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大殿佛像排列次序,法程有据。



这些也是开元寺保留着密宗规制的佐证。



五方佛的协侍有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以及观音、大势至、韦驮、关羽、梵王、帝释等诸天菩萨、护法神将共十尊。在大殿后正中供奉着密宗六观音的首座圣观音以及善财龙女和两翼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



《泉州开元寺佛殿碑铭》记载:泉州开元寺自唐垂二年(686年)以为沿革,记录了王审知的崇佛,佛教盛兴,一目了然。是今日研究泉州开元寺历史、泉州佛教史、泉州古代文化思想史和研究泉州名城史不可缺少的史料。



弘法利生,回报社会是佛教的宗旨之一。西街至今仍传颂着王老今生先保护开元寺的佳话。



文革初期(1966年),是日上午十时左右,二中红卫兵冲入开元寺准备以“破四旧,立四新”的名义毁坏开元寺,泉州作为历史名城,许多文物古迹面临着被‘红色狂飙’的“革命”的危险。时任分管统战工作的泉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今生先接到市文管会报告后,带着泉州市宗教局两位同志赶赴开元寺,与在此等候的驻寺公安员王福昌先一道找到一群红卫兵,对他们反复讲解保护开元寺主要文物古迹的道理,讲服红卫兵应该共同保护泉州珍贵的文化遗产;红卫兵被王老今生先的苦口婆心所感动,最终放弃过激行动,反而派出几位红卫兵留落来同一些群众自觉地保护开元寺。这场即将捣毁千年古刹的浩劫就此被及时制止了。



无独有偶。据陈立献先等人编著的《泉郡碑刻百篇译注》中有篇文章记载:“自嘉靖、隆庆以后,殿宇渐渐损坏败落,寺规松懈,外人强行租赁、僧房多为象们大族所占有,所保存的只有这三座殿堂了。此时,兵器匠、火药匠占据寺中,洁已堂下百灶云集,灰烬堆积如山。戒坛、紫云殿下周围的房舍,都是工匠妻子儿女的住宿区。……万历年间,观察杨乾铬闻讯之后,断然采取措施,赶走工匠,拆除下舍,与郡宇程萝阳计议,火药匠迁到城外武庙。后来,火药大爆炸,“众匠与庙烬尽”,开元寺周边千家庆幸躲过一劫。于是市民集资重修佛寺。”



小时候,离我家几百平方米的泉州二中,校园里的安礼逊楼超强高音喇叭,不分昼夜,三不五时地传出震耳欲聋的口号和宣传语录,学生们都声嘶力竭地证明着自己才是正宗纯粹的“红卫兵”。此时全国各地也到处是战火硝烟,取代了早期的“要文斗不要武斗”。






LOOK泉州:境内庙宇六千间,开元古寺最传奇



时光漫漶,古塔铭记。



“东西塔,立东西,东张西望看双塔;

南北街,分南北,南来北往行两街。”



据《泉州府志·方外》记载,梁贞明二年(916年),王审知“以木植浮海至(泉)州建塔,号无量寿塔(即开元寺西塔)。”



庙貌巍峨,双塔耸峙。开元寺大殿东西两侧相距约200米处各有一塔,一高一矮,一大一小,二者名称相近,造型相似,既佐证着泉州城的曾经,也见证着名城的沧桑变化。东塔名镇国塔,取意镇伏邦国邪乱以得太平,象征东方婆娑世界;西塔名仁寿塔,取意对人施予仁爱以得长寿也,象征极乐世界;这两座建于宋代的精美石塔先木后砖,继而易石。几代人薪火相传,锲而不舍,苦心经营,终成千古。东塔通高48.27米,西塔高45.06米。



东西塔是泉州古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是宋朝灿烂文化中石造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中国四大古塔之一。镇国石塔为僧人本洪肇基、法权法师踵事增华。而仁寿塔则自证法师独自主持建成。东西二塔建筑与河南开封铁塔、山西应县木构释迦塔、西安大雁塔合称为中国四大宝塔。



东西塔既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反映了泉州佛教寺院积聚的财富。天光早的开元寺里梵音袅袅,大雄宝殿外的香炉边,有三三两两的游客手秉香火,虔诚祈愿,绕过宝殿,穿过回廊,就来到东西塔骹。



两塔塔身上下还有精湛的石雕,内容以佛陀的本生故事为主。分别有人天乘、声间乘、缘觉乘和菩萨乘、佛乘共有160尊栩栩如生的人物浮雕像,凝聚成一幅佛国的缩影。双塔石质柔韧,刻工精绝,雕工传神,可称当代建筑中之瑰宝。西塔上男性有须观音及猴行者浮雕,引起游客与学者的广泛兴趣。



入夜,东西塔在我目中渐渐升高,高耸入云。塔势若涌,檐翘若翅。在各檐之角悉悬铁铃,风摇疏响,成为古韵,使塔周边熙熙攘攘之人顿显杂音。塔色如铁,浑然而朴,昂然为威,是古人对泉南留落的文化遗产,也是名城泉州的标志。



而凌空的东西双塔,真如二管插入云端的毛笔,远远望去,正在飘飘荡荡,书写着西街过去、现在、未来。它是一种精神、一种象征。难怪西街文脉之风大盛,人才辈出。



泉州历史研究会的王寒枫先生,一生笔耕不辍,生前历时八年间创作《泉州东西塔》,此书18万字,于1992年在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为泉州名城建档案增添了一份很有价值的建筑结构、佛教义理。古建筑资料,也为泉州填补了研究东西塔的空白。经王寒枫先论证:东西塔在建筑力学、高度比例、面积收分、防风防震等方面试作了探讨,藉以证明泉州东西塔之所以美轮美奂、屹立至今,在于它的合理结构,符合现代化科学技术理论要求,反映南宋泉州地方建筑艺术所达到的水平。



有人曾讲:东西双塔是泉州人心中的印章



我认为,东西双塔是座高耸入云的人。



俗语叫做“徛咧亲像东西塔,倒咧亲像洛阳桥。”



流传于泉州的这句话,形像做人要堂堂正正、上天立地,像东西塔一样伟岸挺拔、巍然屹立。



筑塔技术让这两座各重达1万吨的建筑物历经了700多年的风雨侵袭,甚至是1604年12月29日(明万历三十二年十一月九日)的八级大地震,仍屹然挺立。有人推测,地牛翻身(地震)地震固然力巨,不过冲过来就把其力均匀分散了,只“拔它几根毫毛”从而双塔动而未倒,岿然如固。其建塔结构,技术良好,令人惊叹。



东西两塔表现了宋代泉州石构建筑和石雕艺术的高度成就,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标志。



双塔玲珑,今日不言,明日不语,一直站着,春雨秋风,蓝天浮云。风中,塔上的风铃发出好听的叮咚声,在更深夜静之时却总是使人神思悠悠,而每层塔檐都倔强地发出许多细草灌本,在这里只能吸吮一些雨水露珠。



明代安溪进士、曾任刑部右侍郎的瞻仰庇《咏双塔》的名句:“石塔双飞缥缈间,凌虚上上结金团。”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然而真正了解东西塔的历史、构造及其深邃的文化内涵的人并不多。



东西塔,无论高度、结构、还是造型雕刻,在国内都是无与伦比的。二十年代,德国人艾克和瑞士人戴密微来泉州,将东西塔的石雕拍摄成书,合著《刺桐双塔》一书,把这雕刻群誉为“神奇的雕刻艺术”,认为东西两塔是世界最大的石塔。在美国出版,风行世界,使西街这两座古塔更加名扬四海,载誉四方。



再如2014年11月10日,当夜,在首都北京举行的APEC会议的景观焰火晚会上,泉州艺术家蔡国强先生,把此场7分半钟的主题焰火表演命名为《自然颂》。焰火体现四季变换、花草更替,浪漫而诗意。而焰火表演最后温情的定格在与家乡泉州相伴千年的东西塔,意义深远。焰火打动了亚太经合组织21个经济体的领袖们。



开元寺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紫云屏、天王殿、拜亭、拜庭、东西两廊、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五观堂等,东侧建筑有檀樾祠,祖堂、道祖塔院、地藏阁、准提禅林;西翼有功德堂、尊胜院、水陆寺与桑莲古迹等。据泉州著名书法家林坚璋先生介绍,文革前,还在泉州五中的他就协助开元寺的妙莲和尚和圆拙和尚一起整理有关资料,筹建弘一法师纪念馆。



开元寺老和尚妙莲法师于1962年至1964年在开元寺原尊胜院旧址创建了“弘一法师纪念馆”。面积800多平方米,上下两层。妙莲法师将伊所保管的弘一大师遗著、书法、经书、金石和遗物这些无价之宝奉献出来,陈列于纪念馆供人们瞻仰、参观。



2014年6月11日,柬埔寨王国邮政局发行一套二枚的《柬埔寨王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五十五周年》纪念邮票。该套邮票图案采用泉州画家戴毅强先生创作的水彩画《开元寺》和《塔山寺》,融入泉州开元寺的大雄宝殿和东西塔等元素,讲来也巧,柬埔寨王国与开元寺特别有缘。1958年7月19日,中国与柬埔寨建交之届,作为柬埔寨前国王诺罗敦·西哈罗克及其小孩诺罗敦·西哈莫尼国王都与开元寺结下不解之缘。曾分别于1983年和2010年参访开元寺。



桑材树,随风次第飘落一地枯叶。叶面、叶背、老叶、新叶,稍稍卷曲,色彩单一,凌乱且有序。这些苍老枯黄的叶子正飘落屋上,也在地面铺了厚厚的一层,踩上去给人一种神秘感。



在此,有婆娑树姿可观赏,有焚燃之香可精心,有慈眉菩萨对语,有干净石桌供坐,燃一炷香,听一段梵音,除却尘世烦忧,洗涤浊目凡心。善男信女除了添油捐资而外,还时常会送匾送幛来还愿,答谢神恩。



生命中的禅意无处不在,走进自然,听清风过耳,闻花香怡然,嗅空气中泥土的芬芳,看花草树林,在日头沐浴中的欣欣向荣万物,就在简单中从容。生命最好的状态来自淳朴和本真,不刻意雕琢的东西才最美,顺应自然的生长方显葱茏。



佛门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以开元寺山门为界,一入大门,你定会发现一个不大的世界赫然呈现迥然不同的两种状况,门外游人穿梭不断,人声此起彼伏,门内行人寥寥,空寂幽静。但开元寺也有不安份不安静的时日。那就是每月农历廿六“勤佛”日;这是开元寺的常规作业,人水靠妆,佛圣靠扛。翌日,十方善信有的披挂翡翠弥勒及玉石观音在胸前晃来晃去,尾随僧尼绕行大殿回旋交集,不断盘绕,愈集愈多,愈绕愈挤,信众边走边诵经,以祈冥佑一次生命的轮回。



旧时依惯例,每月农历廿六的特定“念佛期”,寺里专供“大鼎饭”(平安斋面)。泉南佛国善男信女纷纷前来朝拜礼佛,素食斋饭,闹热非凡。



又据开元寺法一法师介绍:“勤佛”是开元寺最负盛名的佛教活动之一,在佛教中亦是法会的一种。“勤佛”缘于“抗战”时期,当时,百姓生活艰难,寺里决定开仓赈济灾民,而海内外善信都主动捐资,支持开元寺这一善举。于是每月农历廿六,各地百姓和香客络绎不绝,到开元寺来食斋面,参加“勤佛”仪式。这一传统,除了“文革”期间中断外,一直保留至今。



闹热的“勤佛”日,万头攒动,人车塞道,香烟缭绕,摩肩接蹱,人头满满当当,“水泄不通”。善男信女人马挨挨,烧金放炮薰冲冲。从天光早至暗夜,人来人往、扶老携幼,始终香火鼎盛。当此之际,有一家三口入殿,五体投地叩首作辑,掏钱捐款,以求佛祖保佑,神情颇为虔诚。开元寺香火旺时,连附近几个市都有信众组团前来朝拜,瞻仰磕头。



离开开元寺,雨随我行,愈落越大。



佛教在泉州历史悠久,社会基础颇深。如居家高佛堂,长斋奉佛的男居士,俗称“菜叔”;居家高佛堂,长斋奉佛的女居士,俗称“菜姑”,而在家设佛堂,长斋奉佛的一般统称“菜友”。上述都具备目、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清净。与此同时,必须拜一位寺僧作为皈依师父,受“三皈五戒”(即:皈依佛菩萨、佛法、僧团,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据统计,目前,泉州有菜姑300多名。“菜姑”、“菜叔”对神佛的信仰较专诚;以农禅的清苦生活为甘甜。泉南最出名“菜叔”为沙弥先生,俗名李伯瑜,生于1928年,泉郡花桥亭舶司库巷人。他长在“道德世家”,五岁就被其引妈送到承天寺出家,皈依宏船法师,法号开善,是宏船法师远渡新加坡前,国内唯一俗家弟子。据讲,沙弥先生为菜腹,就是讲他母亲怀孕之时就一直吃菜,他也终身吃菜。沙弥先生在诗词曲赋、佛教经典、书法金石皆为独具匠心,出手不凡。现如今承天寺山门前的“行直”、“本中”四个大字均出自沙弥先之手。



一些人冲着泉南佛国这一习俗而来,冲着这独特的文化而来,也有大部分人是冲着这里兴旺的香火而来。将虔诚的祈祷化作屡屡香烟,传达万千众生的心愿。走到街中可闻木鱼与诵经声,还有飘飘渺渺的梵音,“南无阿弥陀佛”飘扬在西街天上,经久弥漫,心底浮躁渐消渐淡,古街顿时寂静得像佛一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讲了许多梵文佛语,这不是我觉悟高,也是这些通过海丝传来的外来语汇亦渐渐融入汉语之中,成为日常口头语的一部分。如“刹那”、“抖擞”、“心无挂碍”、“海阔天空”、“三生有幸”、“前因后果”、“痴心妄想”、“镜花水月”、“一尘不染”、“一厢情愿”、“晨钟暮鼓”、“五体投地”、“心心相印”、“天花乱坠”、“当头棒喝”等等。



宋元时代,泉州海外交通发达,那时已有泉州人侨居东南亚、日本和高丽。泉州有句俗语:“要吃着吃菠伦(菠菜),要穿着绸裙。”泉州人所吃的“菠伦”系源于古国尼泊尔,据《唐会要》记载,菠菜是唐太宗时由尼婆罗国输入的。闽南方言中还暗藏着不少梵文,泉州人俗称经历坎坷常用“业”字,就是讲命运多舛则用“业命”,这种用法源于古印度佛教用语。再如把“垃圾”叫“粪扫”,不晓得叫“啰佗”,共同的叫“相佮”等。闽南方言中也有不少至今仍沿用的直接音译的外语借词,如西红柿叫“甘阿得”,骑楼叫“雨脚架”,香皂叫“雪文”,雪茄叫“珠律”,滑轮叫作“加辘”,吻叫作“斟”,手杖叫作“洞葛”,规矩叫作“巴突”,市场叫作“巴萨”,死亡叫作“马滴”。商标叫作“墨头”,巧克力叫作“烛龟蜡”,出界叫作“懊赛”,投篮叫作“昔”,飞速叫作“述”,扳手叫作“拾八”。缝纫机叫作“玛绢”等等,有一些都是直接引用阿拉伯语言或南洋土语。据周致中《异域志》称,在元朝,古爪哇国的中国海商“往来不绝”。此外,通过海丝往来,泉州的商品被源源不断地输往东南亚,包括服饰、建筑、武术、饮茶习俗等,一直影响至今。



有烧金纸有保庇,有烧香有芳味。凡是能保庇就该去拜拜,故寺庙从来无冷清。西街人对三界神明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番邦异国神明也斗阵来此“安家落户”。人与神长期“毗邻而居”,让小孩从细汉起与神明结亲、亲近。真所谓,人间烟火与神明香火互相灸烤,历久弥新。



泉州人家家户户都奉祀观音佛祖、关帝爷、土地公。尤其是土地公。在民间,土地公被奉视为财神与福神,民众相信“有土斯有财”。旧时,城乡各铺境都有土地庙、土地龛,每逢初二或十六日,店铺、民家都敬祀“福德正神”土地公,以祈人安、财旺、年丰。而以二月初二(头牙)七月初二为“中牙”,和十二月十六(尾牙)最为隆重。



据民俗专家研究:古代商品采用以物易物的形式,称之为“互市”,唐代写“市”似“牙”,遂径写为“牙”。繁荣以后称生意的商行为“牙行”,称中介人为“牙侩”、“牙保”、“牙子”,称初二、十六以酒肉款待店员为“牙祭”。做“牙”之风,延俗至今,愈演愈烈。现今已有厂家把做“牙”称之为“感恩日”。



LOOK泉州:境内庙宇六千间,开元古寺最传奇

摄影:eujerry



在西街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世所罕见的各种宗教遗存,如天主教、印度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类型丰富,在泉州落地生根,见证了闽南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悠久的风帆,航行于贸易,以及尽责的祭祀和信仰传统。印证了南宋朱熹所书丹的“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如在大殿前胎须弥衬束腰部分,有婀娜身人面石刻,具有浓郁的古希腊、古印度雕刻风格,出自印度工匠之乡。



古时,西街之上,有来自波斯与锡兰的胡姬酒肆,有来自天竺的僧人,有来自西洋的教徒;世界各地的宗教在同一条街相处。泉南佛国,海滨部喜,读书人众多,和尚也多,须儒满街,风情奇异。



这种对于神、真理以及圆善的追寻,不是人为培养出来的美德和谦卑,而是超越人类心智的发明和小把戏的追寻,它是味觉感受。活在存在于那种境界中,这才是真正的宗教。



清寂,是光阴中流淌的一道清泉,是来自灵魂深处的一种情怀,它是浮华褪却后的清静,也是红尘喧嚣后的清澈。




LOOK泉州:境内庙宇六千间,开元古寺最传奇

作者简介洪泓,泉州人,闽南文化研究者,闽南话作家






LOOKERS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LOOK泉州:境内庙宇六千间,开元古寺最传奇






     



本资讯信息是来自 逛鹭岛 小编 通过网络收集而来的关于厦门最新最热门的本地资讯。
您若也有需要分享的可以直接在我们网站上分享你的内容,让大家都知道。
版权声明,本活动信息隶属网络收集而来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清除信息。

获得更多厦门生活知识及商品优惠信息请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微信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

 
想获得更多厦门生活知识及商品优惠信息请点击这里....

【责任编辑:csw8923

大家推荐

(我也要来推荐)

留言评价

共有0条评论
重要提示:
你设置的联系邮箱是*: (当有人给你留言回复之时,联系邮箱可以及时通知你)
我们建议你填写正确的邮箱地址,如果你之前填写邮箱地址是错误的可以通过 【修改资料】 来重新设置
商业推广版块信息发布免费开放
加入圈子

【点击这里 - 扫描二维码加入主题圈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