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想看见一条手工打造的船,难了!

点击数:1832 更新时间:2016-01-25 13:36:34 来源: 厦门生活、逛路岛_逛鹭岛-返回

昨天,小编为你讲述集美最后一位手工造船匠陈建煌的故事?有没有让你对造船产生些许兴趣呢
这门手艺很需要青年人的加入
陈建煌坦言这门古老的技艺将面临失传
他很担心也很无奈
那么后继无人是什么原因传承之路又在何方

位于集美最南端的浔江社区曾经是最有名的渔村,传统的造船技艺曾养活了渔村几辈人。
陈建煌自豪地说,当时渔民驾驶的渔船几乎都出自他手。长约6米、宽近2米的渔船,一般叫做小舢板。集美大社人陈宝财在80年代曾找陈建煌打过一艘这样的小渔船,他说,建煌造的船吃水好,即使不用多深的水,船也能浮起来,而且能抵抗风浪,非常结实。<a style=以后想看见一条手工打造的船,难了!" title="以后想看见一条手工打造的船,难了!"/>
近年来,随着集美周边海洋环境的变化,近海的鱼越来越少,再加上政府对捕捞证的控制,靠打渔为生的人越来越少,渔船的需求量也锐减。同时,讨海人对渔船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富裕一些的渔民直接去购买玻璃钢制的渔船。
种种变化之下,传统造船技艺打造的木质渔船被淘汰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而且学造船必须要先掌握木匠活,没有3年功夫出不了师,如此耗时耗力,对于年轻人来说,没人愿意学也就不足为奇了。以后想看见一条手工打造的船,难了!
古老的造船工艺正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尴尬。陈建煌很担心,但也很无奈。如今,手工造木渔船是不是真的就毫无价值了呢?长期从事民间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杨广敏认为,这门传统技艺不仅仅是一项生产技艺,而且也记录着过去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我们应该视它为当地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化部门应该给予特别保护。以后想看见一条手工打造的船,难了!
除了申请非物质遗产加以保护以外,如何让这门古老的造船技艺不至于“人去技亡”?杨广敏觉得手工木渔船建造过程中所运用的技艺,体现着人类智慧,可以把它当成一种教育资源,加以开发利用。通过游客、孩子们的一些参与,让他们了解这门技艺。这样的话,造船技艺也能够在我们的生活里存在得更长久一些。以后想看见一条手工打造的船,难了!小编:造船技艺后继无人,以后想看见一条手工打造的渔船,就真的太难了!真希望这门技艺能够通过得到保护传承下去,让年轻一辈也能感受到手工技艺的奇妙之处!

集美台记者:肖岚岚 ? ?曹广之编辑:万丽丽丨编审:刘意婷                                                                var
本资讯信息是来自 逛鹭岛 小编 通过网络收集而来的关于厦门最新最热门的本地资讯。
您若也有需要分享的可以直接在我们网站上分享你的内容,让大家都知道。
版权声明,本活动信息隶属网络收集而来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清除信息。
【责任编辑:csw8923

大家推荐

留言评价

共有0条评论
重要提示:
你设置的联系邮箱是*: (当有人给你留言回复之时,联系邮箱可以及时通知你)
我们建议你填写正确的邮箱地址,如果你之前填写邮箱地址是错误的可以通过 【修改资料】 来重新设置
商业推广版块信息发布免费开放
加入圈子

【点击这里 - 扫描二维码加入主题圈子】

关闭